小家品,大市場
經常有人以足球陣去比喻投資組合,誠然,投資者的風險胃納各有不同,但其中不變的是,總有部分持股屬於進取型,宛如足球隊中的前鋒;部分則穩打穩紮,主力留作收息防守,擔當後衛的角色;至於中場,卻要攻守進退皆宜...
引爆新意網集團(1686)估值的催化劑
坊間很多人對基本分析均有所誤解,以為價值信徒只懂鑽研財報,發掘被低估的股票,然後一味持貨乾耗,直至等到價值釋放,但其實並不盡然。同樣在基本分析的框架下,筆者除了單純注重過去業績,還會嘗試窺探公司業務的...
長中短線催化劑俱備的風電股
風力發電雖然在新能源領域中屬於不可或缺的一環,但跟其他產業一樣,有上中下游之分。上游多數指風力發電的關鍵零部件,如葉片、發電機、齒輪箱、軸承及塔架等;而中游就是風電機組的整體組裝;當風電站建成後,就交...
初探中國風電市場
港股買得落手的選擇少之又少,不少投資者索性棄守港股,轉投美股的懷抱,無疑這是捨難取易的做法。不過反過來細想,港股的板塊選擇本來已然不多,經歷過監管風波後,市場上大抵只剩下電動車及新能源板塊繼續獲資金追...
蒙牛乳業(2319)五年發展戰略的開局之年
蒙牛乳業(2319)管理層在2020年全年業績發布會之上,宣布要在未來五年「再創一個新蒙牛」,致力實現營業額及盈利翻倍的目標。粗略估算,只要公司營業額及盈利每年遞增約15%,便可順利達標。蒙牛早年著力...
美團(3690) Q2業績點評
每次美團(3690)公布業績,總會惹起很多爭議。一方面,有聲音認為公司只是「送餐股」,根本撐不起萬億市值;部分投資者則將焦點放在社區團購等新業務之上,認為虧損持續擴大,是公司的無底深潭,將餐飲外賣、到...
香港科技探索(1137):再造一間HKTVmall?
當某個行業出現越來越多競爭者,有人會擔心在競爭白熱化之下,固有的市場份額會被蠶食掉;亦有人會發掘另一條出路來減少競爭,以鞏固自身優勢及定位。誠如香港科技探索(1137)剛公布的中期業績,開首便將過去於...
香港科技探索(1137):不怕「熊貓」與「天貓」
港股業績期進入最後階段,其中筆者會細加留意的業績不下數十份,但若論到令筆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業績,不是甚麼大藍籌,也不是甚麼扭虧為盈、盈利倍增等盈喜,而是7月才完成改名的香港科技探索(1137)。先描述...
藥明生物(2269)業績點評
大部分藍籌均已公布中期業績,受惠於去年低基數效應,不少藍籌的盈利按年增速明顯加快,連最了無新意的內銀板塊,按年亦交出雙位數字增長。話雖如此,58隻藍籌之中,它們的業績表現依然處於兩極化,要數當中最硬橋...
北水退潮下的投資機會(下)
企業要取得增長,不外乎靠自身業務的內生增長或者進行併購。短期而言,收購對於業績的成效顯著,因為可即時受惠於併表因素,將目標公司的盈利與現金流據為己用,惟收購需要動用的資金龐大,而且回本期不一致,非常考...